top of page

資產配置才是投資的靈魂:別再把所有心力放在挑股票上了

  • 作家相片: Rene
    Rene
  • 2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剛開始學投資的時候,我也像很多人一樣,把幾乎所有精力都花在「選股」這件事上。誰是飆股?哪檔會漲停?什麼產業正在風口上?每天滑社群、看財報、聽名牌,甚至夢裡都在背個股代碼。

但越走越久,我慢慢體會到一個觀念:決定你能不能穩定賺錢的,不是你會不會挑股票,而是你整體資產的配置邏輯。

也就是說,「選股」只是一部分,「資產配置」才是整個投資系統的基礎。

一、什麼是資產配置?

資產配置(Asset Allocation)說穿了就是一句話:把你的錢分散到不同風險、不同報酬、不同特性的資產上。

最常見的幾種資產類別有:

  • 股票(個股、ETF)

  • 債券(公債、公司債)

  • 現金或貨幣市場工具

  • 房地產

  • 商品(如黃金、原油)

  • 另類資產(加密貨幣、藝術品、私募等)

每一種資產的報酬率、風險、與市場波動性都不一樣,而資產配置的本質,就是要「組合出一個能讓你在不同市場情境下都站得住腳的組合」。牛熊證分佈

二、為什麼資產配置比選股更重要?

你可能聽過這句話:「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。」

但你可能不知道,根據美國金融顧問研究協會(Brinson, Hood & Beebower)的經典研究,投資報酬率中超過 90% 的變異,來自資產配置本身,而不是選股或買賣時機。

也就是說,你花一堆時間研究哪支股票短期會漲,但你完全忽略整體資產的分配,其實才是績效不穩、情緒大起大落的主因。

舉個簡單例子:

  • 投資人 A 把 100% 的資金都壓在科技股上,短期可能大賺,但也可能大跌,波動極大。

  • 投資人 B 則把資產分成 60% 股票(涵蓋各產業)、30% 債券、10% 現金,結果整體表現可能沒那麼亮眼,但長期更穩定、抗跌力也更強。

哪個方式更適合大部分人?答案顯而易見。

三、打造屬於你的資產配置:從「三個維度」下手

資產配置沒有標準答案,每個人的人生狀態與風險承受度不同。想設計出適合自己的配置,可以從以下三個面向思考:

1. 年齡與人生階段

年紀越輕、離退休越遠,承受風險的空間越大,可以配置較多在成長型資產(如股票)。反之,如果你接近退休,或需要用錢的時間近了,就要提高穩健資產(如債券或現金)的比例。

有些人會用「100 減年齡=股票比例」作為初步參考,雖然簡化,但概念不錯。

2. 風險承受度

你能接受投資帳面虧損多少?

  • 10%?你還睡得著覺。

  • 30%?你開始懷疑人生。

  • 50%?你恐慌割肉。

這些都是配置要考慮的關鍵。風險承受度不是嘴上說說,而是你真的經歷波動時,能不能撐得住。

3. 財務目標與資金用途

投資不是為了投資本身,而是為了實現某些目標。

  • 是為了 10 年後買房?

  • 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基金?

  • 還是為了提早退休、實現財務自由?

不同的目標,對於時間軸與報酬需求不同,配置也該跟著調整。例如短期內要用的錢,就不應該投入高波動資產;反之,長期不用的閒錢,可以承擔更高風險、爭取更大報酬。

四、常見資產配置策略參考

如果你還沒有頭緒,也可以參考幾種常見的經典配置法:

1. 60/40 模型(股票60%,債券40%)

這是最傳統的穩健型配置,適合中度風險偏好者,能在大多數市場情況下取得穩定報酬。

2. 三基金策略

這種配置簡單、易懂、分散性不錯,適合初學者。

3. 永續投資組合(Permanent Portfolio)

由 Harry Browne 提出,組合為:

  • 25% 股票

  • 25% 長期債券

  • 25% 現金

  • 25% 黃金

這個組合的設計理念是:不管是通膨、通縮、繁榮、蕭條,總有一項資產能表現好,其他的用來對沖風險。

五、資產配置是動態的,不是一次設定就永遠不變

最後要提醒的是:資產配置不是一次設定就好,而是需要隨著時間調整的動態策略

你可能會因為人生階段改變、收入變動、風險偏好調整,而重新思考你的配置比例。

此外,定期「再平衡」(Rebalancing)也是必要的。例如股票漲多了、佔比過高,你就該適度調節、把資產重新分配到原本的比例,避免過度集中。

結語:資產配置,讓你在風浪中仍能穩穩前行

投資是一場長期的旅程,不是誰撿到最多飆股就贏了,而是誰能在波動中活得最久、走得最穩。

資產配置,正是這場旅程中幫你撐傘、鋪路的策略。它不是最性感的操作,也不是最吸睛的內容,但它卻是你投資能不能走遠的關鍵。

下次當你又在為挑哪支股票煩惱的時候,不妨先回頭問問自己一句話:

我的整體資產,是配置得當的嗎?

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麼就放心地繼續走吧。市場再大風大浪,你也能穩穩站著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牛熊證到底是什麼?一次搞懂這個高槓桿投資工具的機會與風險

近幾年,隨著投資風氣興盛,許多以往較少人接觸的金融商品逐漸走入大眾視野,其中一個引發不少討論的工具就是「牛熊證」。不少投資新手可能在券商APP裡看過這些代碼開頭是「X」或「Y」的奇怪商品,或者曾被網路上的「牛熊證獲利倍增」的故事吸引,但卻對它的運作方式一知半解。...

 
 
 
女人不是玻璃心,是妳每天都在為全世界燃燒熱量

妳有沒有發現: 每次生理期來前幾天,情緒就像坐雲霄飛車,吃了還想吃,體重卻怎麼都降不下來? 熬夜加班完隔天,臉色慘白還腫得像泡麵包裝沒開封? 明明和男友吃一樣,運動量也差不多,他瘦得像刀削麵,妳卻像加湯版本? 很多女生會說自己「體質差」、「代謝慢」,甚至懷疑是不是年紀到了就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