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的網站沒流量?你可能還沒真正開始「寫內容」
- renechang054
- 5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很多企業或品牌,花了不少錢做網站,設計也不錯、功能也齊全,首頁上寫著「專業服務」、「品質保證」、「聯絡我們」,還有一個乾乾淨淨的「關於我們」頁面。然後網站就這樣上線了。
接著幾個月過去,甚至一年過去了,某天突然想到:「欸?我的網站怎麼都沒人來?」
於是你開始查資料、問人、甚至付錢下廣告,但流量還是冷冷清清。其實這時候可以先問自己一個問題——你網站上,有沒有「寫」什麼東西?不是說公司簡介或產品型錄,而是:你有沒有真的經營「內容」?
很多網站沒有流量,不是因為設計不好,也不是因為產品不吸引人,而是因為它「沒話說」。
網站就像店面,有開燈才會被看見
如果把網站比喻成一間店,那內容就是那個「有在營業」的燈光。很多品牌的網站其實像是裝潢完後就關起燈的店,沒有聲音、沒有活動、沒有更新。
人不會進去,搜尋引擎也不會進去。
現在不是早期網路那個「只要有網站就會被看到」的時代了。資訊太多,注意力太短,一個網站要讓人找到、願意停留,得靠持續發出的「訊號」——而這些訊號,大多來自你放上去的內容。
所以你可能要重新思考一件事:網站不是做完就結束了,它只是開始而已。
那「內容」是什麼?一定要寫文章嗎?
這裡的「內容」不一定是寫長篇大論。它可以是:
一篇常見問題的解答(FAQ)
一篇針對新客的購買指南
一段教學影片的文字整理
一次客戶成功案例的分享
一篇介紹你產品背後思維的小故事
重點不是形式,而是「你有沒有在網站上對訪客說點什麼?」如果有人第一次接觸你的品牌,網站是他們最可能看的地方。那你希望他們在裡面看到什麼?單純的廣告話術?還是實用、有幫助、甚至有點共鳴的內容?
為什麼這些內容這麼重要?SEO 香港
講一個你可能不會第一時間想到的理由:這些內容不只是給人看的,也讓搜尋引擎「看得懂你」。
我們常聽到 SEO(搜尋引擎優化),很多人以為那是很技術的東西,但其實最基本的 SEO,說穿了就是讓 Google 知道你網站上有有價值的資訊。
當你有持續寫內容、整理問題、分享經驗時,你的網站就會開始出現在別人的搜尋結果裡。這不是花錢買廣告,是靠「你有話說」而自然被看見。
Google 不會主動推薦一個什麼都沒更新的網站,就像你不會特別推薦一家你走過十次都關門的店一樣。
小型品牌、在地店家、B2B 產業…都能寫什麼?
很多人會說:「我們這產業沒什麼好寫的啦!」但你真的這麼確定嗎?舉幾個例子給你參考:
你是做居家清潔的:可以寫一篇「什麼樣的客人適合定期清潔方案?」
你是咖啡店:可以寫「如何分辨淺焙和深焙的口感?」
你是室內設計工作室:可以分享「我們怎麼跟第一次裝潢的業主溝通預算?」
你是律師事務所:可以整理「創業初期合約要注意的三件事」
寫這些東西不是為了證明你專業,而是「拉近距離」。因為網路的世界太多資訊太假太快,願意慢下來寫點真正有內容的品牌,自然就會慢慢有自己的聽眾。
那要怎麼開始?
你不需要每天寫一篇,也不需要先搞清楚每一個 SEO 概念。其實你只要試著回答一個問題:「如果有一個潛在客戶正在 Google 上搜尋我能幫上的問題,我希望他看到什麼?」
寫一篇,先寫一篇就好。寫給你的理想客戶看的,不要怕不夠專業、不夠 SEO,先把話說出來,技術的東西可以慢慢調整。
很多品牌不是做不好,而是從來沒讓人有機會知道你其實很不錯。
最後說個實話:內容需要時間,但絕對值得
這個時代,網站的存在感取決於你有沒有「持續經營」。而內容,是最穩定、最不受平台演算法干擾的經營方式之一。
也許一開始寫的內容不會馬上帶來大量流量,但它會慢慢堆積、累積可信度,甚至在半年、一年後帶來你想都沒想過的自然曝光。
寫內容是一種養地的過程。地越養越肥,總有一天會長出東西來。
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:「為什麼我的網站沒流量?」也許答案不是什麼操作技巧、關鍵字策略,而是——你還沒有真的開始說話。
那麼,現在也不晚,今天就寫一篇吧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