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大家都說分類標籤對 SEO 很重要?寫文章的話真的該了解一下
- renechang054
- 6天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如果你有在寫部落格、架網站、或經營內容型的社群,應該多少會聽過「SEO」這個詞。
有人說它很專業、也有人說它幫助很大,但到底對我們這些「只是想好好寫文章」的人來說,SEO 到底有什麼實際上的幫助?又為什麼大家會強調分類和標籤跟 SEO 有關?SEO HK
這篇文章就想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,簡單聊聊「SEO 到底好在哪」、還有「分類標籤這兩個設定,其實為什麼不能亂來」。
先說一下:什麼是 SEO?
SEO 的全名是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,中文翻作「搜尋引擎最佳化」。聽起來有點學術,但實際上它的概念很簡單:
就是你在寫網站、寫文章的時候,用一種「搜尋引擎比較容易看懂的方式」來呈現你的內容。
為什麼要讓搜尋引擎看懂?因為這樣你寫的內容才有機會被更多人看到。
現在大家找東西幾乎都是上 Google 打關鍵字,如果你的網站有經過一點 SEO 的優化,Google 就比較容易判斷你的內容跟搜尋的東西有沒有關聯,有機會讓你的文章排到前面一些,曝光也就變多了。
所以 SEO 不是什麼神秘的黑科技,它其實就是幫你內容「更容易被找到」。
那分類和標籤到底跟 SEO 有什麼關係?
這裡就要從「搜尋引擎怎麼理解網站內容」的角度來說。
Google 雖然很聰明,但它畢竟是靠一套程式在判斷網頁內容。它會從網站的結構、文章的標題、段落內容、圖片說明、內部連結等等來了解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什麼。
而「分類」和「標籤」這兩個東西,其實就是網站裡的結構資訊。
你可以把它們想像成是一本書的「目錄」和「索引」:
分類 就是書的章節,它告訴讀者(還有 Google)你整本書大致上有哪些主題。
標籤 就像是書末的索引,快速標示哪些頁面提到哪些概念或關鍵詞。
如果你的網站結構清楚,分類有邏輯、標籤有系統,那搜尋引擎在「閱讀你網站」的時候就會輕鬆很多,理解度高了,對排名也會比較有幫助。
換個角度想:你是 Google 的話會怎麼看網站?
想像一下,如果你是 Google,你會怎麼決定哪一篇文章比較值得放在搜尋結果前面?
大概會想知道這幾件事:
這篇文章寫得清不清楚?(內容品質)
這篇文章跟使用者搜尋的東西有沒有關係?(關鍵字相關性)
這個網站平常都寫什麼主題?是不是有專注在某個領域?(網站主題一致性)
使用者點進來之後有沒有繼續瀏覽其他文章?(使用者體驗)
而分類和標籤其實同時會影響第 3 和第 4 點。
你網站的分類設計清楚,Google 就比較容易知道你在寫哪一類的內容;你標籤用得好,使用者就可能會從一篇跳到另一篇,提高停留時間、點擊率,這些行為也都會被當成 SEO 的評分依據。
分類和標籤設計亂七八糟會怎樣?
如果沒有事先想清楚,很多網站在經營一陣子後都會遇到下面這些狀況:
分類設太多、彼此重疊,自己都搞不清楚要放哪一類
同一篇文章掛了 8 個分類、15 個標籤,看起來什麼都講、但也什麼都沒聚焦
有些標籤只用過一次,就像丟在角落的便利貼,再也沒人理
這樣不但使用者找不到方向,Google 也會覺得你的網站架構「不明確」,可能會影響收錄品質,甚至影響排名。
簡單一點的整理方式
如果你不想研究太多專業的 SEO 技術,但又希望你的內容未來能越來越被看到,其實只要在分類和標籤這兩個地方稍微花點心思,就能提升很多網站品質。
這裡提供一個很基本的整理邏輯:
分類的部分:
維持在 3~7 個主分類之間
每篇文章最多選一個主分類(真的必要再兩個)
分類名稱盡量用「主題」來命名,不要太感性或抽象(例如用「日本旅遊」,不要用「走走看看」)
標籤的部分:
每篇 3~6 個標籤就夠了
標籤要能跨文章重複使用
用來補充說明地點、季節、活動、內容關鍵字(例如:自由行、賞花、京都、咖啡廳)
小結:不是為了排名而設計,而是為了讓人「好找」
雖然說 SEO 最終是跟 Google 打交道,但更根本的是讓你的網站對「人」來說好讀、好理解。
分類和標籤看起來是技術上的東西,其實更像是「邏輯整理」。當你自己都能用這些分類和標籤快速找到舊文章,那使用者、Google 也會一樣覺得這個網站是有組織、有價值的。
SEO 從來不只是關鍵字堆疊,它更像是幫你的內容鋪好一條「被發現的路」。如果你願意從網站基本結構開始做好整理,那麼即使不買廣告、不天天發文,也有機會讓更多人找到你的內容。
Yoruml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