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股醫藥股最近咁淡?背後原因、投資機會同埋要避嘅坑
- Rene
- 2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講真,呢一兩年喺港股投資醫藥股嘅朋友,心情應該唔會太好。之前幾年醫藥股簡直係香餑餑,估值高到嚇人,好多新股一上市就爆升;但近排好多醫藥股跌到唔似樣,有啲甚至跌返去 IPO 價以下,令唔少投資者直呼「買咗隻慢性毒藥」。咁,到底發生咩事?醫藥板塊仲有冇投資價值?今次我就用比較易明、貼地嘅方式,幫大家拆解一下。
1. 醫藥股點解會咁受歡迎?
首先,醫藥股喺過去咁多年一直係熱門板塊,有幾個原因:
剛需行業:人總會生病,無論經濟好壞,醫藥需求長期存在。
人口老齡化:中國老年人口比例愈來愈高,長期用藥需求自然上升。
政策支持:國家鼓勵創新藥、仿製藥研發,畀咗好多稅收優惠同研發補貼。
高增長故事:創新藥企業如果研發成功,一隻新藥可以帶來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嘅收入,吸引大量資金炒作。
所以以前好多資金湧晒入醫藥股,估值自然炒到好高,有啲甚至連盈利都冇,就已經市值過千億。
2. 點解近年醫藥股咁慘?
近年跌得咁慘,原因都幾多,而且唔係短期可以解決。
(1)政策壓力大國家推行「集採」(集中帶量採購),簡單講就係政府用批量採購嘅方式壓低藥價。對病人係好事,但對藥企就麻煩,因為毛利率會被大幅壓縮,盈利自然受影響。
(2)研發週期長 + 成本高創新藥從研發到上市要十年八年,中間要燒好多錢,冇收入,仲要面對臨床試驗失敗嘅風險,一旦失敗,公司市值即刻縮水。
(3)資金撤離以前低息環境下,資金肯去追高增長股;而家利率高咗,大家反而鐘意收息穩陣嘅股票,好似公用事業股、銀行股,醫藥股吸引力就自然下降。
(4)疫情後影響疫情期間有啲醫藥股因為做檢測或者相關產品爆賺,但疫情完咗之後需求急跌,收入由高位跌返落嚟,股價自然跟住跌。
3. 醫藥股仲有冇機會?
我覺得有,但要揀得好小心,唔可以再「見醫藥就衝」。
(1)揀龍頭企業龍頭企業資金實力強、研發團隊大、產品線多,即使某一個產品出現問題,影響都冇咁大。例如石藥集團(1093.HK)、藥明康德(2359.HK)呢啲都係行業龍頭。
(2)關注創新藥進展創新藥係醫藥股最大嘅爆發點,如果公司有幾隻處於三期臨床、仲係針對大病種(例如腫瘤、糖尿病)嘅藥物,就值得長期關注。
(3)搵業務多元化嘅公司有啲公司唔淨係做藥,仲有醫療器械、服務業務,收入來源唔單一,風險自然低啲。
4. 醫藥股投資要避嘅坑
(1)過度炒題材以前好多人炒創新藥概念股,結果藥未研發成功,股價就先炒完再跌返落嚟,最後一地雞毛。
(2)單一產品依賴如果公司收入主要靠一隻藥,一旦藥價被集採壓低,或者有競爭對手推出替代品,公司盈利就會大受打擊。
(3)財務結構唔健康有啲公司長期虧損、燒錢研發,資金鏈一斷就會好危險,特別係而家融資環境唔算太鬆。
5. 醫藥股同其他板塊點配合?
我哋成日講投資要分散,唔好 all in 一個板塊。其實醫藥股可以同科技股(例如騰訊控股 0700.HK)配合,捕捉增長機會,同時再加啲防守型嘅公用事業股做平衡。例如,你可以用 30% 配置醫藥股(揀龍頭同有創新藥潛力嘅公司),40% 配科技成長股,20%-30% 放喺收息穩陣嘅板塊,咁就算醫藥股短期有波動,整體組合都唔會太傷。
6. 總結
醫藥股唔係冇希望,只係以前嗰種「隨便買就賺」嘅年代已經過咗,而家要做多啲功課,睇清楚公司研發實力、財務情況同政策風險。騰訊牛熊證
短期嚟講,板塊仲會受到政策同資金情緒影響;但長期嚟講,中國老齡化同醫療需求上升係一個大趨勢,龍頭醫藥企業仲有機會慢慢跑出。所以,如果你係中長線投資者,唔怕短期波動,又肯花時間研究,醫藥股依然值得喺你嘅組合入面留一個位置。
Comments